广梅园,这片承载着梅州与广州合作共建梦想的土地,已走过了21年的光辉历程。梅州高新区、广梅园、梅州融湾产业园三块不同的招牌,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角色与定位。
2003年,梅州高新区由省政府批准设立,奠定了其作为省级高新区的基石。2008年,广州与梅州两市强强联手,依托梅州高新区合作共建广梅园,实现两块牌子、一套人马的高效运作。2024年,随着广东统一规范全省91个省产业园名称,广州(梅州)产业转移工业园正式更名为梅州融湾产业园区。
在这结构升级背景下,广梅园如何找准定位,成为其强底气、提信心、上台阶的关键。面对“十五五”规划,以融湾为使命任务的广梅园又将如何前行?南方+记者专访了广东省“百千万工程”指挥部专家智库专家委员陈晓运教授,跳出园区谈发展,为穗梅协作带来了全新的思路。
陈晓运教授眼中的广梅园
在陈晓运教授看来,广梅园不仅是两地政府高位推动的产物,更是穗梅相向而行、双向奔赴的载体。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中,广梅园是见证者、参与者、推动者,是打造国家级高新区的重要抓手。广梅园承载着打造对口帮扶协作的“广梅样板”使命,发挥产业共建主阵地、有序转移主平台、帮扶协作主力军的功能作用。
广梅园如何助力“融湾入海”
面对梅州“融湾”振兴的机遇,广梅园如何助力梅州在打造苏区融湾先行区的同时,也推动山海协作、城乡融合?陈晓运教授认为,梅州要抓住梅龙高铁开通的机遇,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,缩短与大湾区的时空距离。同时,梅州也应积极争取至漳州高铁项目纳入规划,实现梅州至漳州、厦门的通达便利性和快捷度的大幅提升。
如何打造广梅园的未来
陈晓运教授建议,广梅园应围绕“十五五”展开系统规划,从“输血式帮扶”转变为“造血式帮扶”,从“单向支持”到“合作共赢”。要立足产业园区扩容、要素指标扩充、资源资金扩大,推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完善。同时,还需加强开发公司体系、联合招商体系、企业服务体系、国企合作体系、产销衔接体系、联农带农体系的建设,打造集“民宿+农耕+书吧+文旅”为一体的农文旅产业。
结语
广梅园的发展之路,既有历史的积淀,也有未来的展望。在陈晓运教授的眼中,广梅园是梅州与广州合作共赢的典范,是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。未来,广梅园将继续发挥其在产业共建、有序转移、帮扶协作等方面的功能作用,助力梅州在“融湾入海”的道路上走得更远、更稳。
图片说明
文章中插入了两张图片,第一张图片是陈晓运教授的照片,第二张图片是广梅园的宣传图片。